贵州地区龙潭煤系形成机理

上传:qq_84274 浏览: 12 推荐: 0 文件:PDF 大小:238.42KB 上传时间:2020-07-16 18:28:58 版权申诉
通过收集整理贵州省龙潭煤系勘探资料,分析龙潭组内不同环境成煤序列,对比龙潭组早期和晚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对煤层发育的影响,认为贵州省龙潭组厚煤层主要分布在习水-仁怀、织金、六枝、普安和水城区域,均处于潮坪和三角洲-泻湖沉积环境中。在潮坪环境中,厚煤层发育于潮上带的泥潭沼泽中。在三角洲-泻湖沉积环境中,泻湖中发育的泥炭沼泽是厚煤形成的最有利场所。龙潭早晚期,为海进时期,三角洲砂体大面积萎缩,煤层发育好,有利聚煤环境发育面积大,是最有利的聚煤时期。
上传资源
用户评论
相关推荐
贵州大方地区龙潭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通过观察大方地区龙潭组地层的野外特征并结合沉积学的理论知识,对龙潭组含煤地层特征、沉积环境、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2个龙潭煤系的标志层和3个含煤组,龙潭组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沼泽相和海岸相,沼
PDF
648KB
2020-07-17 17:33
黔西地区龙潭煤系气共采排采控制研究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黔西地区。根据黔西地区的气测录井结果,发现在煤层之间的页岩层段具有较好的气测显示,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通过研究黔西地区煤系地层的含气性及压力系数特征,分析煤层气井的&q
PDF
541KB
2020-07-19 04:53
巢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分析
巢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形成地质条件分析,施金华,姜立君,以野外调查、剖面测量、实验测试、理论分析为思路,对巢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在页岩发育情况、沉积环
PDF
707KB
2020-07-17 17:33
煤系高岭岩成矿机理
在阐述研究区高岭岩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高倍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结合能谱、探针和X-荧光光谱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对研究区高岭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地化特征进
PDF
1.01MB
2020-07-19 15:44
巢湖地区龙潭组过渡相煤系页岩储层纳米级孔隙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
以巢湖地区龙潭组过渡相煤系页岩储层为例,通过扫描电镜与高压压汞、低温氮吸附等实验技术,探究龙潭组页岩储层纳米级孔隙、微裂隙的发育特征,并讨论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储层主要储集空间是黏土矿物孔隙与有
PDF
493KB
2020-07-16 11:36
贵州省林华井田龙潭组煤质特征分析
介绍了林华井田地质背景与龙潭组主要煤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各主要煤层的煤岩及煤质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主要煤层均为无烟煤三号,宏观煤岩类型以半亮型为主,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4、5、9号煤层煤质较
PDF
190KB
2020-07-16 07:11
贵州黔北煤田二叠系龙潭组煤层对比研究
煤层对比研究是煤炭资源勘探、矿井采掘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工作,依据黔北煤田8个井田的煤岩层资料,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和煤岩层组合特征,采用地质剖面、标志层、岩煤层组合、沉积旋回、古生物化石、测井曲线等方法进行
PDF
722KB
2020-07-17 17:33
行星平面形成机理的探讨
行星平面形成机理的探讨,栗方星,,本文通过建立一个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模型,发现行星在绕太阳的过程存在同向绕行和异向绕行过程,只要两颗天体同绕一个吸引中心,就
PDF
0B
2020-05-01 11:30
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朱媛媛,王士君,通过构建边境地区中心地的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抽取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贸易额、外贸依存度
PDF
326KB
2020-07-27 05:31
贵州水城发耳井田龙潭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
基于贵州水城发耳井田晚二叠世含煤地层钻井岩心及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在龙潭组识别出障壁砂坝-潟湖相及三角洲相2种沉积类型,沉积环境对煤层的展布及煤质特征具显著的控制作用,三角洲平原到前缘的过渡区域是成煤的
PDF
1.02MB
2020-07-17 17:33
乳腺腺泡模型及其形成机理
乳腺腺泡模型及其形成机理,齐帮若,,为了有效简化乳腺发育和泌乳功能的研究过程,在体外分离培养乳腺上皮细胞的基础上, 为建立乳腺腺泡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就乳�
PDF
285KB
2020-07-23 09:43
测试系统中干扰及其形成机理
测控技术论文测试系统中干扰及其形成机理摘要:阐述了测试系统中的各类干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针对干扰的特性,指出了它们的危害范围及程度,以便于对其进行抑制,增强抗干扰的效果。关键词:测试
doc
62.00 KB
2022-12-13 09:53
王楼煤矿离层形成机理研究
王楼煤矿3上煤层开采过程中有多个工作面曾发生离层突水,为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减少离层水害对矿井的影响。在分析矿井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关键层理论分析方法,对3上煤层采动后造成的覆岩移动破坏规律进行研
PDF
949KB
2020-07-17 05:46
非饱和土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非饱和土强度形成机理分析,曹雪山,,从孔隙水的存在状态出发,探讨了吸力对非饱和土强度贡献的两种效果:有效应力和内部应力。由此本文提出了非饱和土的强度由结构强
PDF
372KB
2020-07-17 17:00
煤的族组分形成机理研究
采用CS2/NMP混合溶剂和反萃取剂,将徐州夹河煤在常温常压下分离为萃余煤组分、沥青质组分、精煤组分和轻质组分四大族组分,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混合溶剂萃取、反萃取过程进行了追踪研究,主要探讨了族组
PDF
703KB
2020-07-17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