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 O的近红外腔增强吸收光谱研究

上传:tcc55496 浏览: 11 推荐: 0 文件:PDF 大小:380.13KB 上传时间:2021-04-23 12:34:25 版权申诉
以外腔式可调谐,窄线宽近红外半导体激光为光源,以一对曲率光束r = 1000 mm的宽带高反射率平凹镜(反射率R = 99.97%)构成的腔长为650 mm N2 O气体,以及N2 O和N2的混合气体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气压下,中心波长位于6561.39 cm-1的那些对称纯净的光学稳定腔,建立了腔增强吸收光谱系统。腔增强吸收光谱,光谱强度和谱线的宽度,该腔增强吸收光谱系统的有效吸收光程可达1460 km。获得了光谱线宽与气体压强的关系曲线,产生了波数6561.39 cm-1处N2对N2 O的压力展宽系数为(0.114±0.004)cm-1·atm-1。采用该腔增强吸收光谱系统,进行N2 O气体检测研究,建立可用于定量检测的N2 O气体腔增强吸收光谱强度与气体浓度关系曲线,获得了2.34×10-7 cm-1的检测灵敏度,多次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3%,在微量N2 O气体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上传资源
用户评论
相关推荐
用于红外宽带增强吸收光谱小波去噪
为了有效抑制检测系统的噪声,提高气体浓度的反演精度,研究了近红外宽带腔增强气体传感系统的小波去噪方法。小波去噪方法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选择db2小波函数作为小波基对含噪信号进行6级分层处理,并选择he
PDF
8.85MB
2021-01-31 08:56
基于半导体激光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研究
用近红外可调谐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用反射率为99.7%左右的平凹镜组成的稳定光学谐振腔作吸收池,建立了一套腔增强吸收光谱(CEAS)系统。根据系统工作时激光器与谐振腔的工作状态,将C
PDF
3.09MB
2021-03-04 20:53
增强吸收光谱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具有实验装置相对简单、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是高灵敏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半导体材料和封装工艺的发展, 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在光路结构、光源选择、以及与其他光谱技术
PDF
3.66MB
2021-01-31 09:00
水汽吸收对基于宽带增强吸收光谱NO
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IBBCEAS)技术凭借其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而逐渐成为NO3自由基的主要测量方法之一。然而其使用的光谱仪分辨率有限, 不足以分辨水汽的精细吸收结构, 导致
PDF
8.3MB
2021-04-07 15:01
ceas processing增强吸收光谱在加工中简单演示源码
停止加工 腔增强光谱概念的简单演示。 写在处理中3。 安装 下载 运行.ceas/ceas.pde 您还可以使用Processing: File -> Export Application...
ZIP
366KB
2021-02-22 07:16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
利用TDLAS和波长锁定技术设计中红外激光器,满足对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浓度检测
PDF
0B
2019-05-28 04:27
红外建模
主要介绍近红外技术建模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一些具体要求等等。
PPT
0B
2018-12-31 15:21
红外论文
近红外光谱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很好的文章
CAJ
0B
2019-09-14 21:31
基于红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大气中水汽柱浓度反演
基于近红外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IR-DOAS)反演了大气中水汽柱浓度。从Hitran数据库中获取高分辨率截面, 利用Voigt线型进行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线性展宽, 获得不同反演吸收截面。以仰角为90°
PDF
10.09MB
2021-02-09 01:42
开放光路非相干宽带增强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大气NO
采用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作为非相干宽带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IBBCEAS)系统光源,测量了436~470 nm波段内NO2样气的吸收,验证IBBCEAS的高探测灵敏度。通过氮气和氦气两者瑞利散射截
PDF
2.84MB
2021-02-08 13:37
环形染料激光器用于内吸收光谱研究
收稿日期:--
PDF
419KB
2021-02-07 21:56
红外酒精检测
汽车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法无损检测,利用近红外方法对酒精进行了检测,很系统完整。
CAJ
0B
2018-12-28 15:57
红外驱动电路
近红外激光驱动电路原理图,是最简单的驱动电路。
MS10
47KB
2020-08-28 19:54
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检测水,蜂蜜等物质,已验证其蜂蜜成熟度。
DOC
0B
2018-12-08 14:58
等离子增强PbS量子点荧光用于远程红外成像
等离子增强的PbS量子点荧光用于远程近红外成像
PDF
2.3MB
2021-03-31 05:45